田鹏颖 | 《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》
《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》
田鹏颖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
内容简介
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,它历经沧桑岁月却依然万古常新,永葆其生命与价值。在当下,哲学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。技术是人利用自然最古老的方式,技术改变了自然的存在状态。当技术这种作用方式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程度,达到人们不能立即做出全面、正确的反应时,对技术的哲学思考就纳入了学术研究的领域。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技术新领域,如生态技术、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多媒体、医疗技术、基因工程等出现,技术的本质、技术作用自然的深刻性,都是传统技术所没有揭示的,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伦理冲突,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,才能让人类明白至善、至真、至美的理想如何统一。
目 录
第一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时代背景
一 社会技术——改造社会世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
二 社会工程——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
三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根据与价值
第二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理论基础
一 马克思“两种实践”统一观的本体论隐喻
二 唯物史观实践原则的逻辑延伸
三 国外社会技术、社会工程研究的启示
第三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研究方法
一 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
二 社会技术论的研究方法
三 社会工程论的研究方法
第四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学科边界
一 社会技术论与社会哲学
二 社会技术论与社会科学哲学
三 社会工程论与唯物史观
第五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基本立场
一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生活立场
二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历史立场
三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现实立场
四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未来立场
五 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论的主体立场
第六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论的基本问题
一 社会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
二 社会工程与人的关系问题
三 社会工程论的逻辑起点问题
四 社会工程论的范畴问题
第七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存在论证明
一 社会技术存在
二 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关系
三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关系
四 社会工程创新与自然工程创新的关系
第八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方法论反思
一 社会技术的认识论特征
二 社会技术发明的逻辑
三 社会工程的选择
四 社会工程的设计
第九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价值论追问
一 社会技术的组织价值
二 社会技术的控制价值
三 社会工程的方法论价值
第十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认识论考察
一 从技术一般到社会技术特殊
二 社会工程认识
三 社会工程评估
四 社会工程结构
第十一章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的创新论探索
一 社会工程创新的哲学之境
二 社会技术创新的哲学之途
总 序
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,它历经沧桑岁月却依然万古常新,永葆其生命与价值。在当下,哲学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。
技术是人利用自然最古老的方式,技术改变了自然的存在状态。当技术这种作用方式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程度,达到人们不能立即做出全面、正确的反应时,对技术的哲学思考就纳入了学术研究的领域。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技术新领域,如生态技术、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多媒体、医疗技术、基因工程等出现,技术的本质、技术作用自然的深刻性,都是传统技术所没有揭示的,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伦理冲突,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,才能让人类明白至善、至真、至美的理想如何统一。
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的欧洲大陆(主要是德国和法国)。德国人E.卡普的《技术哲学纲要》(1877)和法国人A.埃斯比纳斯的《技术起源》(1897)是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标志。国外的技术哲学研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,如今正在由单一性向多元性方法论逐渐转变;正在寻求与传统哲学的结合,重新建构技术哲学动力的根基;正在进行工程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整合,将工程传统中的专业性与技术的文化形式或文化惯例的考察相结合;正在着重于技术伦理、技术价值的研究,出现了一种应用于实践的倾向——即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。
与技术哲学相关的另一个较为实证的研究领域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。随着技术科学化之后,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性变化,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为先导的20世纪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,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、管理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。
责任编辑:陈铁迪
推送制作:卞有为
图片编辑:陈祎玮
文字编辑:底旭东
审核:孙鹏伟、冯钰鹿
往期回顾